浅析农资行业的背景与机遇

首页    商 情    浅析农资行业的背景与机遇

在国家进一步放开农业经营体制的政策背景下,与农民、土地农村环境息息相关的产业,将会作为新一轮经济改革引擎之一,在未来数十年迎来黄金发展期。而我集团旗下世纪绿都公司正在以化肥为突破口在农资领域摸索实践。为了更好地把握思路,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工作,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农资行业的大环境机遇和工作中的感悟作了一个浅显的梳理。

农资,即农用物资,指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物质资料,包括化肥、种子、饲料、农机、农药等。农资行业上游为大宗原料,下游为农产品,因此大宗原料价格周期、下游农产品生产周期、以及农资行业自身投资回报周期等因素使得农资行业具备一定的周期特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早已结束、寡头垄断格局形成的发达国家,农资企业通过对行业上下游的控制、产品规模扩张、区域扩张来实现成长,战胜周期;而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起步晚,下游格局较为分散,周期性也尤为显著,农资行业潜力很大但是成长性受到压制。比如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农地经营以散户为主导,这就导致部分农户无法充分理解农资产品对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再加上经营个体对农资品牌的识别能力不足,因此农资行业普及率和集中度双双受限,其成长属性受到制约。

其实从更大的时间周期来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和优势,近10年来这些特点正在显著呈现出来。

  • 首先是粮食短缺。随着耕地面积减少,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每年我国需进口大量的粮食保障国内消费。加大农业投入----包括提振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是解决粮食短缺的主要、长远途径。

  • 农业装备是实现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手段。中国从1949年到2006年,农业机械化都处于初级阶段,2007年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而到了2015年,农机化水平更是跨越式的提高到了61%。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装备板块仍将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另外从农业占GDP比重逐年缩小,出口对农产品的依赖降低的趋势看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也在到来。

  • 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和其他来源数据显示,农民转移就业数量逐年攀升,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很多出去打工后回流的农民工倾向于买农业机具承包耕作土地,这些都在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也在市场竞争中下降。

  • 最后,一系列的国家惠农政策成为农业崛起的加速器。包括土地政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产品保护价、生产资料补贴等,都将对农资市场需求提升起到长效的推进作用。

随着当前国家针对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的集中出台,农资行业将面临重大的变革机遇。土地流转加速,互联网快速渗透农村,将会带动农业向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发展。农资行业作为农业种植业的上游环节,面临一体化服务需求增长、品牌效应增强、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重构等重大变化,后续巨大发展空间可期。

  • 伴随规模种植,耕作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势,种植业者对“农资产品+服务”一体化对接的需求将日益强烈,为已经具备产品品牌、渠道和服务能力优势的农资龙头全面发展农资服务创造机会。

  • “互联网+大三农”,开启O2O新模式。政策倾斜叠加互联网在农村的快速普及,正开始带动包括农业大数据、农资/农产品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互联网+大三农”产业的发展。但鉴于农村商业的复杂环境以及相关运储、保障、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传统线下渠道资源具备不可替代性,发展O2O模式成为趋势。甚至可逐步将触角由农资服务延伸至农村消费娱乐领域,开拓服务大三农广阔市场。

  • 农村金融服务成为农资企业发展蓝海。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迅速,未来几年可望新增上千亿利润规模的市场空间,而农资企业多年积累了海量农户及经销商经营情况和信用数据,具备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固有核心优势,与农村互联网平台的关键入口结合后,这一优势将获得良好变现渠道。

那么在这样历史性机遇的大环境下,农资企业该如何发展呢?结合绿都公司运营以来的经验和农资行业内资深人士的案例,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思路:

首先需要吃透政策。农业,包括农资行业,与政策关联度极高。比如2008年生猪投入多,但是近年生猪产能过剩,牛羊肉短缺,需要加大投入。过去所说的“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依然成立。所以既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农村人口持续流出”的大势,也要掌握好小的趋势。化肥行业和不同省份地域、不同时节、不同种类的果蔬、大田、经济作物的种植需求关联紧密,再比如说今年国家对“水肥一体化”的支持政策,以及对化肥税率的调整等等,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舆情,有的放矢。

第二,需要加深对农业行业的理解。前面的总结提到了现阶段工业有反哺农业的趋势,也提到了现代农业的规模种植模式。但是现代农业和工业的经营方式有差别,农业受自然气候条件和生物规律的制约,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所以只有加深对农业的认识,农资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寻找到客户。

第三,要懂得合作营销,要懂得创新。对于化肥农资行业,如何与在当地拥有强势话语权的经销商合作,如何从经销商面对的数十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果让自己的产品更适合当地、当季,这些都是需要深刻琢磨的问题。农业是传统产业,农民可以传统,但是企业不能,企业需要灵活和创新,例如如何在产品的宣传、包装、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上下功夫,如何把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应用,把品牌做亮,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崛起。

第四,要懂得风险。首先是自然风险,农业有风雨旱涝病虫害,化肥行业自然与之相关;其次是市场风险,我们的化肥是否能连续多年保持良好效果,农资市场普及度有限,我们的品牌能否建立口碑等等,农业的市场风险可能比工业还要难以预计;还有政策风险,例如农资补贴等产业支持措施能否维持;以及政治风险,例如地方官员调整是否会给农资销售带来影响;最后是社会风险,是否出现经销商毁约或者其他导致生产经营中断的事情发生。

总之,当前的农资行业正处在机遇与变革的风口,大有可为。而绿都人正在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当然,这条路既是阳光灿烂,也曲折坎坷,需要有准备,小心前行。